%20(1).png)
%20(1).png)
%20(1).png)
「只要是懂他們的人,你就會知道他將來有一天遲早會拒學。」
阿翔媽媽透露,自國小開始阿翔就是輔導室的常客,但輔導室的協助卻很有限。他會一直生氣,有時也會不停發出聲音,當時醫生診斷為妥瑞症,她便不斷尋求各種能讓症狀緩和的辦法,求神、政府提供的免費情緒失調課程,以及自費的相關課程,可這些都沒有效果。
她表示國二時期是明顯的轉捩點,課業開始變困難,阿翔無法跟上進度,甚至連抄筆記都跟不上。這使他不想上學、時常面無表情,並且他開始有腸躁症,有時在上學的途中只要心裡感到不舒服就會肚子痛。
阿翔要求先休學一年後再回學校。她本該答應,因為這可以先休息緩和,並尋找適合的就學方式,但由於害怕他不會再回學校,所以她沒有馬上同意。
每天阿翔媽媽會一直催促他去上學,就這樣一直逼迫到高二,阿翔的眼神變得不同,起初她只是覺得眼神怪怪的,經上網查「情緒障礙」相關的字眼後,跳出來的三個字讓阿翔媽媽明白那種眼神代表什麼。
那是帶有「仇恨感」的眼神。
有一天放學阿翔傳了這則訊息給她。
之前當他生氣時很常會表示要做極端選擇,但這次他卻用前所未見的平和語氣說出這段話,阿翔媽媽才發現阿翔已經認為沒有任何方法能救得了他,那時她才覺得是時候讓他休學了。
「媽媽,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解決,真的只有死。」
「小孩有這種問題,無論是大人還是周遭環境對他們都很重要。」
阿翔從小就有握筆上的困難,寫字對他來說很吃力,他總寫得很慢,本就對國文不擅長,再加上老師一直要求罰寫,所以導致他非常討厭國文,尤其是作文,之前會考作文的成績都是兩級分,他也很清楚這是同情分數。阿翔媽媽表示,老師並不理解他,且這種孩子因反應不好、動作又慢、當要訂正作業或要求完成某項課業時他又會發呆,於是老師就會再懲罰不下課繼續罰寫,而孩子就會認為他一直犯錯。
接著阿翔媽媽驚喜的說:「但你們知道他最近在做什麼嗎?他竟然在寫小說!不管他寫的小說品質如何,以前是作文兩級分、總是擠不出字的人,但現在的他卻在寫小說!」字裡行間滿溢著難以掩飾的雀喜,對於阿翔如今拒學狀況的好轉,她顯然是高興的。
「媽媽很愛你,那你愛我嗎?」
之前阿翔經常失眠,隔天也會無法上學,為此她也難以入睡並感到擔憂,阿翔媽媽表示,若自己情緒不好,對阿翔也是種無形的壓力。
積極幫助孩子也不一定好。之前她問正在焦慮的阿翔:「媽媽很愛你,那你愛我嗎?」他聽到後直接搖頭,說了一句:「沒有。」當時她接著問:「雖然你不愛我,但你能感受到我愛你嗎?」他依舊答了句「沒有」。後來她才知道他真的不愛,因為他連自己都不愛,且對他來說積極也是種壓力。
「要發現為什麼他們不想上學。」
家長總是習慣跟孩子講建議跟道理,但阿翔媽媽認為,孩子聽得懂道理,只是還沒學會如何應對,所以後來 她才慢慢學會不輕易向他提道理或建議。
阿翔媽媽表示,可以用好奇的方式跟他們對話,且語氣很重要,要用低頻的聲音問他「怎麼了」,使他們感到親近並且說出心事。
.png)